八年级历史知识总结(汇总14篇)

时间:2023-02-13 19:44:19 范文大全

本文为大家分享八年级历史知识总结相关范本模板,以供参考。

八年级历史知识总结 第1篇

第四单元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14-16课)

第14课

1、“九一八”事变

时间:1931年9月18日,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侵略中国东北。 结果:蒋介石不抵抗政策,致使东三省沦亡。 意义:中国人民局部抗战开始。

2、东北人民的抗日斗争。

抗日义勇军(东北人民自发)和抗日游击(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杨靖宇为代表)

3、西安事变

背景:

①日本发动“华北事变”,中国的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

②中国共产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得到全国各界爱国人士的拥护;

③全国掀起了抗日救亡运动新高潮

④张学良、杨虎城在中国共产党的争取下接受“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主张,与红军实行停战。 经过: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杨虎城发动“兵谏”,扣押了蒋介石。并通电全国, 提出停止内战等主张。

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原因:中日矛盾上升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需要团结一切可以联合的力量共同抗击日本侵略者。(课本原话:中国共产党从全国人民的利益出发,主张和平解决西安事变)

意义: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标志着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成为扭转时局的关键。

第15 课

1、卢沟桥事变

1937年7月7日,日军制造了“卢沟桥事变”,又称“七七事变”中国军民奋起反击,开始了全国性的抗日战争。

2、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正式形成

卢沟桥事变后,在民族危机空前高涨的情况下,国共两党实现了第二次合作,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 工农红军改编为八路军和新四军。

3、南京大屠杀

1937年底,日军在南京进行灭绝人性的大屠杀,据战后远东军事法庭统计,六周内共屠杀中国人民30多万人。

第16课 血肉筑长城

1、主要战役

2、中国共产党开展游击战争,建立敌后抗日根据地,中央所在地延安是敌后战场的战略总后方。

3、中国共产党“七大 ”

(1)时间、地点:1945年 延安

(2)主要内容:

①讨论夺取抗战胜利和胜利后中国将走什么道路的重要问题。

②制定了党的政治路线,这就是: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在中国共产党 的领导下,打败日本侵略者,解放全国人民,建立一个新民主主义的中国。

(3)意义:为争取抗战的胜利和实现中国的光明前途准备了条件。

4、抗日战争的胜利

时间、标志: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9月2日签字仪式,抗战结束。1945年10月25日,台湾从日本殖民者手中回到祖国怀抱。 抗日战争胜利的意义:

①抗日战争是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人民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

②它洗雪了民族耻辱,成为中华民族由衰败到振兴的转折点。

③中国抗日战争对彻底打败日本帝国主义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④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和人类文明的进步,做出了重大的贡献。

八年级历史知识总结 第2篇

北洋政府的黑暗统治

一、二次革命:孙中山、黄兴

1、导火索:宋教仁遇刺案。

2、结果:由于国民党力量涣散,(失败的最直接也是最重要的原因)二次革命被袁世凯镇压,孙中山、黄兴流亡日本。

二、袁世凯复辟帝制(7项准备工作)

失败原因:违背民主共和的历史发展潮流;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全国人民支持护国运动;帝国主义国家由支持到反对袁世凯众叛亲离。

三、护国战争:

爆发:孙中山发表《讨袁宣言》号召维护共和制度。1915年底,蔡锷、李烈钧、唐继尧在云南宣告独立,组织护国军北上讨袁,护国战争爆发。

结果:1916年3月,袁世凯被迫宣布取消帝制,6月在绝望中死去。护国战争结束。

四、军阀割据

局面:冯国璋和曹锟为首的直系军阀(控制江苏、江西、湖北等省);

以段祺瑞为首的皖系军阀掌握着北京政府(并控制着安徽、浙江、山东、福建等省);

以张作霖为首的奉系军阀盘踞东北。 其他如滇系军阀唐继尧,桂系军阀陆荣廷。

对内;实行军事独裁统治;对外:不惜出卖国家利益,依附帝国主义。

危害:大小军阀连年混战,中国陷入到军阀割据纷争的动乱之中。

八年级历史知识总结 第3篇

辛亥革命

一.革命志士的奋斗

萍浏澧起义

⑴时间:1906年;

⑵地点:萍乡、浏阳、醴陵;

⑶领导人:刘道一.蔡绍南;

⑷影响:是同盟会成立后领导的第一次武装起义。

安庆起义

⑴时间:1907年;

⑵地点:安庆;

⑶领导人:徐锡麟,秋瑾

⑷结果:失败

广西起义

⑴时间:1907年;

⑵领导人:孙中山、黄兴;

⑶结果:奋战七昼夜,最终失败。

广州起义(又叫黄花岗起义)

⑴时间:1910-1911;

⑵领导人:孙中山、黄兴、赵声;

⑶结果:起义失败,将收殓的七十二具烈士遗骸,合葬与广州黄花岗,称“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历史上将起义又叫黄花岗起义。

⑷黄花岗起义的意义:革命党人不屈不挠的精神和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极大地鼓舞了全国人民的斗志。

二.武昌起义

时间:1911年10月10日,又称“辛亥革命”

地点:湖北武昌

主要力量:倾向革命的湖北新军

经过:夺取军械库,武汉三镇光复,10月11日,起义军成立湖北军政府。

起义的直接影响:全国一半以上省份纷纷独立,清政府陷入土崩瓦解的局面。

辛亥革命的意义:

⑴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宣告了中国两千多年君主专制的终结;

⑵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

⑶极大地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打开了进步潮流的闸门。

辛亥革命结果(局限性):

辛亥革命的果实被北洋军阀袁世凯窃取,没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没能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

三.为什么说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是20世纪中国的一次历史性巨变?

⑴终结了君主专制;

⑵创建资产阶级共和制;

⑶引发社会生活巨变。

八年级历史知识总结 第4篇

第十三课 祖国统一大业

“一国两制”构想

1、提出的目的:为早日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

2、提出:⑴时间:1982年

3、提出的原因:从维护祖国和中华民族根本利益出发,尊重历史和现实。

4、“一国两制”的基本内涵:

“一国两制”的基本内涵就是:“一个国家,两种制度”,即在统一的一个中国的前提下,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香港、澳门、台湾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长期不变。

5、“一国两制”提出的针对地区:

“一国两制”构想最初是为解决台湾问题提出来的,后来对香港、澳门地区也同样适用。

6、“一国两制”构想的历史意义(对“一国两制”的评价)

“一国两制”是一个具有创造性的伟大构想,是中国政府的一项基本国策,既有利于保持香港、澳门的稳定,为中国的统一大业开辟了一条现实的道路,也为国际社会以和平方式解决某些历史遗留问题找到了新思路,为维护世界和地区和平做出了贡献。

香港、澳门回归祖国

1、中英谈判:按照“一国两制”的构想,中英两国政府经过谈判于1984年12月正式签署《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申明》,宣布中国政府将1997年7月1日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

2、回归庆典(“一国两制”构想的成功实践):

1997年7月1日,中国人民终于迎来了期盼已久的时刻。在如期举行的香港政权交接仪式上,庄严宣告:“中国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正式成立。”鲜艳的五星红旗和香港特别行政区区旗在雄壮的国歌声中同时升起。五湖四海,万众瞩目,神州大地,一片欢腾。饱经沧桑的香港终于回到了祖国的怀抱。

3、澳门回归:1987年4月,中萄两国政府签署关于澳门问题的《联合申明》,宣布中国政府将于1999年12月20日对澳门恢复行使主权。

4、《联合申明》的发表标志着什么?

标志着中国将对香港、澳门恢复行使主权的问题基本解决。

5、“一国两制”构想的又一实践:

1999年12月20日,澳门政府的交接仪式如期举行。中国政府宣告对澳门恢复行使主权,正式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澳门特别行政区。五星红旗与澳门特别行政区区旗在澳门上空高高飘扬。华夏儿女徜徉在一片欢乐的海洋中。继香港回归之后,澳门也回到了祖国的怀抱。

6、香港、澳门回归祖国的历史意义:

香港、澳门回归祖国,是中国人民长期奋斗的结果,是“一国两制”构想的成功实践,彻底结束了外国列强对中国领土的占领,洗雪了中华民族的耻辱,标志着祖国统一大业迈出了历史性步伐。

7、香港问题的由来(什么是香港问题)

英国通过1842年的《南京条约》、1860年《北京条约》和1898年的《展拓香港界址专条》强行占领了整个香港地区。

8、澳门问题的由来(什么是香港问题)

16世纪中期,葡萄牙人骗取了在澳门的居住权。19世纪80年代,葡萄牙政府迫使清政府签署不平等条约,承认其对澳门的治理权。

9、台湾问题的由来(什么是台湾问题)

1949年人民解放军攻克南京,国民党残余势力逃往台湾。1950年美国第七舰队入侵台湾海峡,阻止人民解放军解放台湾。从此形成了海峡两岸长期对峙的局面。

10、香港、澳门回归祖国的原因

⑴综合国力的增强,

⑵国际地位的提高

⑶“一国两制”方针的成功运用

统一大业必将实现

1、海峡两岸关系的缓和(标志性的一年:1987年——1987年前台湾当局的三不政策:不接触、不谈判、不妥协)

⑴历史背景:“一国两制”构想提出后,中国共产党和中央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缓和两岸关系的具体政策和措施,打破了长期以来两岸人为隔绝的局面。随着形势的发展,台湾方面也开始调整对大陆的某些政策。逐步放宽对两岸交流的限制。

⑵现状:至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以来,两岸之间的交流日益频繁,领域不断扩大,从文化教育逐步拓展到经济、贸易、体育、卫生、科技以及新闻、出版、宗教等各个方面。

⑶意义:通过交流,增进了两岸人民之间的相互了解和沟通,减少了敌意和误解,增强了民族感情和民族凝聚力。

2、重要部分

⑴三通:实现通航、通邮、通商

⑵1987年10月,台湾方面宣布从当年11月2日起允许除现役军人和公职人员以外的台湾居民可以经第三地转复大陆探亲。海峡两岸同胞,骨肉分离长达38年之久的隔绝状态终于被打破了。

3、台湾问题的前景

尽管目前海峡两岸仍处于分裂状态,但两岸交流日益密切的事实表明,发展两岸关系是两岸人民的共同愿望,符合两岸人民的根本利益,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是大势所趋,民心所向,是任何力量都无法阻挡的。

4、我国中央政府解决台湾问题的几个基本原则(对台的基本方针):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5、从性质上看香港、澳门、台湾问题是一样的么?

答:不一样。香港、澳门的问题是中国和英国、葡萄牙之间国与国之间的问题。台湾问题是中国内政问题。

6、实现和平统一的基础和前提:是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

7、中国收回香港的历史依据:香港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

8、中国收回香港的法律文件:《联合声明》;

9、中国收回香港的方针政策:一国两制。

10、解决台湾问题的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

有利因素:

⑴两岸关系的缓和为相互之间的人员往来和交流创造了条件。

⑵两岸经济合作交流是促进两岸结束敌对状态,逐步实现和平统一的重要基础。

⑶大陆方面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和积极促进和平统一为两岸关系和亚太地区的和平稳定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⑷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综合国力增加,国际影响扩大,大陆拥有最大的感召力,两岸人民希望实现和平统一。

不利因素:

⑴“台独”势力猖獗。

⑵美国的干涉。

八年级历史知识总结 第5篇

义和团运动与八国联军侵华

一.义和团运动

兴起:19世纪末,由山东、直隶一带的义和拳、民间秘密结社和练拳习武的组织发展而来。

背景:19世纪末,随着帝国主义侵略的加剧和外国传教士活动的猖獗,这些组织逐渐由反清的秘密结社或单纯的习武团体,转变为具有广泛群众性的反帝斗争组织。

清政府对义和团的态度:“招抚”- “剿灭”- “镇压”

⑴前期:为了利用义和团,以“招抚”代替“剿灭”,并承认其合法地位。

⑵后期:镇压

口号:“扶清灭洋”

“灭洋”:鲜明表达了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的斗争意志,但义和团对洋人、洋教以及轮船、铁路等统统排斥,又具有盲目排外的落后性。

“扶清”:则反映出义和团对清政府的本质认识不清,对它抱有幻想,义和团还带有迷信色彩,相信降神附体、刀枪不人等这些落后因素为清政府控制、利用粉镇压义和团提供了条件。

义和团的斗争:通过捣毁教堂,拆毁铁道、砍断电线等方式,表达对外国侵略者的愤怒。

结果:在中外反动势力的镇压下失败。

影响:沉重打击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野心,使侵略者不得不承认中国“尚含有无限蓬勃生气。”但义和团的蒙昧迷信及笼统排外倾向,也留下了深刻教训。

二.抗击八国联军(1900-1901年)

直接原因:为了镇压义和团运动。 根本原因:维护和扩大帝国主义在华利益

爆发:1900年6月,英、美、俄、日、法、德、意、奥八国组织联军,在英国海军司令西摩尔的率领下,从天津向北京进犯。

经过:

①廊坊阻击战中,八国联军惨败,退回天津。

②大沽炮台失陷,慈禧太后对外宣战。

③义和团在北京战斗:围攻西什库教堂和东交民巷使馆区

④天津保卫战,与侵略军争夺老龙头火车站,并炮轰紫竹林租界。清军直隶提督聂士成殉国。

结果:攻陷北京,慈禧太后携光绪帝西逃,下令绞杀义和团。联军在北京屠杀、劫掠。(外国侵略者第二次侵入北京)

三.《辛丑条约》的签订

时间与签订国:1901年;清政府与英、美、俄、日、法、德、意、奥、比、荷、西11国

内容

影响:《辛丑条约》是中国近代史上赔款数目最庞大、主权丧失最严重的不平等条约。清政府沦为帝国主义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小结:列强侵华

八年级历史知识总结 第6篇

第十五课 新中国的外交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1、背景:新中国成立后,为打破西方国家对中国的封锁,维护世界和平,创造有利于国家经济建设的国际环境,中国政府奉行和平外交政策,展开了积极的外交活动。

2、时间:

⑴1953年12月,周恩来在同印度代表团的谈判中,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⑵1954年6月,周恩来访问印度和缅甸期间,同印、缅两国总理共同倡导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处理国际关系的准则。

3、五项原则的主要内容: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指在相互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4、五项原则的意义:长期以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不仅是中国处理对外关系的基本原则,也是国际社会公认的国际关系准则。

5、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标志着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

出席万隆会议

1、时间:1955年4月

2、地点:万隆

3、出席万隆会议的名词解释:1955年4月亚非一些国家在印度尼西亚的万隆召开会议,史称“万隆会议。

4、中国的贡献:

⑴会上周恩来提出了亚非国家间应“求同存异”的方针,得到与会各国代表的普遍赞同,为会议的圆满成功奠定了基础。

⑵提出了旨在促进世界和平与合作的十项原则,这些原则被世界各国广泛接受,成为指导国际关系的准则。

5、万隆会议的特点:万隆会议是一次没有西方大国参与的国际性会议。

6、万隆会议的影响(意义):

中国代表团在万隆会议上的远见卓识和真挚诚恳的态度,迎得了与会各国代表的普遍赞扬。这次会议增进了中国与亚非各国之间的理解与信任。扩大了中国在国际上的影响。

7、万隆精神:人们把亚非会议所反映的亚非人民团结一致,保卫世界和平,增进世界各国人民之间的友谊的精神称为万隆精神。

8、万隆会议上中国同亚非国家的“同”“异”比较

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1、时间:1971年10月25日

2、原因:

⑴中国综合国力的提高。

⑵大势所趋⑶第三世界国家的大力支持(第一世界国家:苏联第二世界国家:欧洲国家和日本 第三世界国家:发展中国家。)

中美建交

1、背景:

⑴20世纪70年代初,随着国际形势的发展,美国政府开始调整对华政策,积极谋求与中国改善关系。

⑵中国政府审时度势从促进世界和平和维护国家安全利益的立场出发,对美国调整对华政策作出了积极回应。

2、建交过程:

⑴中美双方发表联合公报,1972年2月20日,美国总统尼克松应邀来华访问,中美双方在上海发表联合公报。

①内容:公报指出各国不论社会制度如何都应根据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处理国与国之间的关系;美国申明:“美国认识到在台湾海峡两岸的所有中国人都认为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美国对这一立场不提出异议。”

②意义:“上海公报”的发表表明中美两国在经历20多年(1946年6月—1971年2月,共25年8个月)对抗之后开始步入关系正常化的轨道。

⑵接受三原则:尼克松访华后,中美贸易、科技、文化往来逐步增加,中美两国就两国建交问题进行了多次谈判。美国政府同意中国政府提出的建交三原则,即在台湾问题上“断交、撤军、废约”。

⑶发表建交公报:1987年12月16日,中美两国政府分别在北京和华盛顿发表建交公报,美国在公报中承认只有一个中国,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台湾是中国的一个省。

⑷正式建交:1971年1月1日,中美正式建交。

3、中美建交的历史意义:从此中美关系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

4、中美建交的经过:

⑴积极回应

⑵乒乓外交

⑶官员来往

⑷握手言和

⑸中美发表建交公报

⑹1971年1月1日中美正式建交

⑺访美。

5、小球转动了大球,小球指美国乒乓球队受邀访华,大球指中美关系开始正常化。

6、从中美三个联合公报来看,最重要、最敏感的是台湾问题。

启示 :

不同的社会制度,不同的意识形态,和曾经长期对抗的国家可以求求同存异,发展友 好关系。

7、三个建交公报:

⑴《上海公报》

⑵建交公报

⑶“八一七”公报

八年级历史知识总结 第7篇

第五单元 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17、18课)

第17课

1、重庆谈判

背景:抗战胜利后,美国为了控制中国,采取扶蒋的政策,支持蒋介石打内战。 时间、地点:1945年8月,重庆谈判。

蒋介石的目的:为了进一步赢得准备内战的时间,也为了欺骗人民。

共产党的目的:为了尽一切可能争取国内和平,戳穿蒋介石假和平真内战的阴谋。 

结果:双方经过43天的谈判斗争,于1945年10月10日签订了会谈纪要,又称“双十协定”

2、内战爆发

时间、标志:1946年6月,国民党军队对中原解放区疯狂进攻,标志全面内战爆发。

主要战役: 彭德怀率领西北解放军大败敌军,粉碎了国民党军队对陕北的重点进攻。

1947年夏,刘、邓率晋冀鲁豫主力挺进大别山,揭开了人民解放军战略

反攻的序幕。刘、邓大军开辟的大别山根据地,严重威胁国民党统治的中心南京和武汉。

第18课 三大战役

渡江战役

时间:1949年4月23日,。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统治中国22年的国民党政府垮台了。

意义:维护了国家的统一,推翻了国民党反动统治。

人民解放战争胜利的原因:

①共产党英勇作战,指挥得当;

②共产党尽力争取国内和平,得民心,得到人民的支持;

③国民党发动内战,大失民心;

④国民党指挥不当等等

单元小结:人民战争发展的过程

第19 课

1、张謇是江苏南通人,是中国近代著名的实业家、教育家,他的“实业救国、教育救国”的主张和实践具有深刻的历史意义,为我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兴起、教育事业的发展作出了宝贵贡献。

他创办企业:

大生纱厂、南通博物院(是我国历史上最早的博物院)

3、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特征:

受三座大山的压迫,发展水平落后

发展不平衡。轻工业发达,重工业落后;

沿海沿江发达,广大内地落后

第20课

1、19世纪初,西方发明的轮船、火车在近代相继传入中国。

2、中国第一条正式运营的铁路——凇沪铁路

3、19世纪70年代以后,中国开始架设有线电报。后来,照相和电影也传入中国。

4、1872年上海创办了《申报》,1897年上海创办的商务印书馆是近代中国历史最长、规模最大的文化出版机构。

5、社会习俗的变化P106

第21、22课

2、戊戌变法期间建立的京师大学堂,是中国近代第一所国家建立的最高学府。也是戊戌变法留下的重要成果,它的创办表明近代中国教育改革迈出了重要的一步。(辛亥革命后改为北京大学)

3、清政府1905年颁布了《奏定学堂章程》,宣布于1905年废除沿用1300多年的科举制度

4、文学艺术成就(可连线补充) 文学

八年级历史知识总结 第8篇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

一、长征(战略转移)原因

直接原因:红军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根本原因:博古、李德等人军事指挥上“左”的错误

二、长征的路线:★★(1934年10月——1936年10月)

1、路线

瑞金→→冲破敌人四道封锁线→→渡过湘江→→强渡乌江→→遵义会议(生死攸关的转折点)→→四渡赤水(打乱敌人的追剿计划)→→巧渡金沙江(跳出敌人包围圈)→→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爬雪山→→过草地→→吴起镇会师→→会宁会师

2、遵义会议(1935年1月)——转折

(1)内容:

①集中力量纠正了博古等人在军事上和组织上“左”的错误

④取消了博古、李德的军事最高指挥权。

(2)意义:

②在极其危急的时刻,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成为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③这次会议是中国共产党从幼年走向成熟的标志。

3、红军在长征途中遇到哪些困难:①恶劣的自然环境②敌人的围追堵截③缺衣少食

4、长征精神 不怕艰难险阻、勇往直前、战胜一切困难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和永不言败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三、红军胜利会师陕甘

1、吴起镇会师(1935年10月)中央红军——陕北红军

2、会宁会师(1936年10月)—长征胜利结束的标志

(红二方面军、红四方面军、红一方面军,红军三大主力会师)

四、长征胜利的意义

1、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消灭红军的企图 ,保存了党和红军的基干力量,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

2、红军长征播下了革命种子,铸就了长征精神,打开了中国革命的新局面。

八年级历史知识总结 第9篇

新文化运动 1915年

一、新文化运动兴起的背景

北洋政府统治下政局混乱,社会动荡“尊孔复古”逆流;西方民主、自由、平等、博爱思想的传播 一些先进的知识分子对辛亥革命反思后深刻的认识到,必须彻底荡涤封建旧文化的毒害,进行一场思想文化领域的革新运动

二、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开始的标志: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后改名《新青年》)

代表人物:陈独秀、胡适、李大钊、鲁迅、蔡元培等 阵地:《新青年》、北京大学

三、新文化运动的内容

抨击旧道德,旧文化。猛烈抨击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传统道德和文化。鲁迅《狂人日记》

提倡民主与科学。(两大口号)陈独秀“德先生”“赛先生”

进行文学革命,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胡适《文学改良刍议》提倡白话文;陈独秀《文学革命论》。

四、新文化运动的意义

意义

①动摇了封建道德礼教的统治地位②使中国人民接受了一次民主与科学的洗礼③为随后爆发的五四运动起了思想宣传和铺垫作用④性质:我国历史上一次伟大的、空前的思想解放运动⑤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

局限: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看法带有一定的片面性

★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取其精华,弃其糟粕

八年级历史知识总结 第10篇

北伐战争

一、国共合作的实现

1、中共三大()

①正式决定同孙中山领导的国民党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 ;②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党内合作) ;③把国民党改组为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的革命同盟

2、国民党一大(广州)

①对三民主义做出了新的解释,把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 ;②在实际上确定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

意义:标志着国共两党合作的正式建立(也是国民大革命的开端)

※ 注:新三民主义同中共二大通过的民主革命纲领的若干原则基本一致,成为国共两党合作的政治基础。

3、黄埔军校

概况:1924年5月广州黄埔,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政治和军事并重 孙中山兼任军校总理;蒋介石任校长;周恩来担任政治部主任

意义:培养出大批军事和政治人才,为国民革命军的建立和随后的北伐战争作了准备

※注: 孙中山先生病逝于北京 广州国民政府成立,部队改称国民革命军

二、北伐胜利进军

口号:打倒列强,除军阀

时间:1926年7月广州国民政府誓师北伐蒋介石任北伐军总司令

目的:推翻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等北洋军阀的统治,统一全国

过程:初期主战场——湖南、湖北;重要战役——汀泗桥战役、贺胜桥战役 ;先锋部队——叶挺第四军独立团“铁军”

战绩:①消灭吴佩孚、孙传芳主力,基本推翻北洋军阀的统治②从珠江流域打到长江流域,震动全国

※注:国民政府迁往武汉,武汉国民政府

各地工农革命运动的开展(北伐战争与工农革命运动相互促进)

①农民协会组织和会员数剧增②城市工会组织和工人运动也得到很大发展(上海工人的三次武装起义)

三、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与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

1、国民革命运动的失败

(1)四一二反革命政变:蒋介石、上海

(2)七一五反革命政变:汪精卫,武汉“分共会议”,“宁可枉杀千人,不可使一人漏网”

后果: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标志着轰轰烈烈的国民革命失败了,第一次国共合作破裂。(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

2、南京国民政府:

南京,蒋介石,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利益,标志着国民党反动统治的建立

3、全国统一

(1)南京国民政府继续北伐:进至北京、天津一带

(2)东北易帜:1928年底,张学良。标志着南京国民政府在名义上统一了全国

※教训:①必须坚持无产阶级对革命的领导权②必须掌握革命武装,坚持武装斗争

※注:国民革命时期/大革命时期/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1924-1927

八年级历史知识总结 第11篇

中华民国的创建

一.中华民国的建立

概况:

⑴时间:1912年1月1日

⑵总统:孙中山,副总统:黎元洪

⑶国旗:五色旗

⑷国都:南京

⑸纪元:以1912年为民国元年,改用公历

改革措施:见课本P49

意义:南京临时政府的成立是孙中山领导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重要成果。

二.《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颁布:1912年3月11日,孙中山以临时大总统名义颁布了由参议院制定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内容:

⑴中华民国的主权属于全体国民。

⑵国民不分种族、阶级、宗教信仰,一律平等。

⑶国民有人身、居住、言论、宗教信仰及请愿、考试、参政等自由和权利。

⑷参议院行使立法权,国务员辅佐临时大总统行使行政权并负其责任,司法独立。

性质:《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重要文件。

影响:它肯定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度和民主自由原则,是辛亥革命的重要成果。

三.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

年2月12日,在袁世凯软硬兼施的逼迫下,宣统帝溥仪下诏退位。清朝统治结束。

月13日,孙中山向临时参议院提出辞职,并推荐袁世凯继任临时大总统。2月15日,临时参议院选举袁世凯为临时大总统。3月,袁世凯在北京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月,孙中山正式解除临时大总统职务。临时政府迁往北京。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被袁世凯窃取。


八年级历史知识总结 第12篇

革命先行者孙中山

一.孙中山早年的革命活动

年,孙中山上书李鸿章,提出变法自强等多项改革建议,遭到拒绝。

年11月,孙中山在檀香山成立兴中会,提出“振兴中华”的宗旨,号召“驱逐鞑虏,恢复中国,创立合众政府”。兴中会是中国近代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

年,孙中山发动广州起义失败后,逃亡海外。

二.同盟会与三民主义

同盟会

⑴成立条件:

思想基础:资产阶级革命思想得到迅速传播,代表作有章炳麟的《驳康有为革命书》、邹容的《革命军》、陈天华的《猛回头》和《警世钟》等。

B﹒组织基础:华兴会和光复会的成立。

群众基础:《辛丑条约》签订后,清政府沦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国内革命情绪日趋高涨。

⑵成立时间、地点:1905年日本东京

⑶政治纲领:“驱逐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

⑷机关刊物:《民报》

⑸领导人:孙中山为总理

⑹性质或地位:中国同盟会是第一个全国规模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⑺作用:它使全国资产阶级革命派有了一个统一的领导和明确的奋斗目标,推动了全国革命运动的发展。

三民主义

⑴内容:“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民生主义”三大主义合称“三民主义”

“民族”是指“驱逐鞑虏,恢复中华”(前提)

“民权”是指“创立民国”(核心)

“民生”是指“平均地权”(发展)

⑵作用:成为孙中山领导资产阶级革命的指导思想。

八年级历史知识总结 第13篇

第一、改变以往单一的教学方法,各种教学方法和手段多管齐下。比如说情景教学法,可以激发学习激情,创设历史情景活动,让学生在历史生活中学习,在活动中体验,在历史活动中收获。通过直接感知,能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巩固。为了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体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原则可以采用探究法。在以情景教学法,探究法为主的前提下穿插着讨论法,以问题为中心,以教师引导下的师生和生生的对话,讨论为主要手段,鼓励学生发挥学习的主动性,学会用自己的头脑去思考,去辨析,去归纳。这样做有利于学生发挥主体性,并能很好的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如果本课的内容比较简单,可以让学生自己阅读课本并思考,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讨论,然后进行归纳总结,这样也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对本框题知识更清晰、更深刻。

第二、改变以老师满堂灌的教学形式,在近三年的历史课堂教学中,本人对教学模式的探讨一直在进行,从原来的照本宣科到现在多种手段。在20XX年度下学期,本人接手初二(3、4)班的历史教学,刚刚接手时,发现这两个班学生对历史豪无兴趣,完全记不住人名、地名、事件等等。在这种情况下,我下决心一定要改变目前的状况。具体的做法,其一,先安排一个得力的科代表助手,用科代表的力量去感染其他同学。其二,改变课堂模式,把要默写的内容一定要在课堂上面过关,该练习的题目也要学生会做懂做,理解加记忆。经过一年的努力,这两个班的成绩从原来的倒数几名变成了前几名,这更让我坚定了一定要适应学生的不同情况来调整自己的课堂教学模式,以最小的力气,用最少的时间,取的最快的进步。

整节课贯彻提纲式教学和边讲边练的教学模式。提纲式教学模式的优点是层次清晰,知识结构简单明了,可以增强学生的理解能力。边讲边练的模式有利于学生将学到的理论知识马上运用到实践中,提高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三、构建灵活开放、充满生命力的课堂教学运行机制。开放,从过程角度讲,人是开放性的、创造性的存在,教育不应该用僵化的形式作用与人,否则就会限定和束缚人的自由和发展。一个充满生命力的课堂必然是教师围绕学生发展精心设计的基础上,充分运用自己的教育智慧,保持课堂的高度灵活性和开放性,让自己融入课堂,与学生一道,共同生成课程。历史教师应根据新课程的要求,在历史教学中尽量运用参与式教学,把学生调动到历史教学活动中去。通过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教学活动,调动学生动脑、动手,学会自己搜集、整理、运用各种历史资料,自己探究、质疑历史过程,最大限度地利用当地历史教育资源(有条件的可以通过网络搜集资料)体验历史学习过程。这样,中学历史课的面貌会发生根本性改变,历史教学的质量就会有显著提高。如在学习《鸦片战争》一节中,我们围绕“鸦片战争是否可以避免”这一问题,让学生搜集资料和组织活动,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更加深刻地认识19世纪中国的基本国情和世界趋势,增强全球化的民族意识。步骤如下:第一步,提出课题,将学生分成“中国组”和“英国组”,分别研究鸦片战争前的中英两国概况;第二步,各组拟订调查纲要,分头搜集资料,着眼于中英双方国情综合比较,注重政史地知识综合,从地理、人文环境比较;第三步,课堂上“中国组”和“英国组”陈述两国概况,大家讨论中英两国情况说明了什么?中英鸦片战争是否可以避免?第四步,课后进行资料成果展览,突出国防意识和与时俱进、富国强兵的主题。

第四、教师需要不断努力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历史新课程能否顺利推行,一要看新课程的内容是否适合学生学习,即要有好的内容来吸引学生;二要看教师是否能胜任新课程,即要有好的教师来教学生。根据现代教育观念,教师是学生学习时最直接、也是最大的和利用最方便,即使用频率最高的教育资源,人们常说教师即课堂、课本即课堂就是这个道理。教师靠自己渊博的知识、丰富的经验和良好的个性品质来吸引学生、影响学生,使学生由喜欢老师到喜欢课程,这种现象在学校是常有的。因此,教师就需要通过努力学习来提高自己,使自己具备课程整合能力、课程设计能力和课程开发能力,具备提高信息技术与学科有机结合的能力,具备主动地有创造性地利用一切可用资源为教学服务的能力,使自己成为学生心目中的榜样,进而使学生喜欢自己、喜欢历史课。通过学习和提高,历史教师在新课程实施中其教学必须有利于培养学生搜集历史信息和利用历史信息的能力,必须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必须有利于培养学生对人类生存环境深刻的理解能力,必须有利于培养学生理解人类和社会的能力,必须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个人能力。这是历史老师帮助和知道学生转变学习方式的重要保证,也是历史老师顺利进入历史新课程的重要条件。俗话说:“教学有法,教无定法”,在新课程理念下,中学历史教学方法的改革是大有可为的。在教学方法的问题上,我们特别强调要研究学生的学习历史的方法,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以学生为中心,让历史课堂灿烂起来,使学生爱学历史,在学习中享受成功的喜悦,掌握开启历史之门的金钥匙,成为能够认识历史的真正主人。在历史教学方式的变革中,教师起着关键的作用。作为中学教师,我们应该主动走近新课程,学习新课程的理念,参与新课程的实验,与新课程一起成长,共同进步。

八年级历史知识总结 第14篇

五四运动1919年5月4日

一、五四运动的爆发

背景: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工人阶级队伍的壮大;新文化运动的兴起;十月革命的影响

导火线:1919年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

时间: 地点:北京 主力:学生

口号:“外争主权,内惩国贼”(最能体现五四运动性质)、“ 誓死力争,还我青岛” 、“废除二十一条” 、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7、斗争方式:罢课、游行示威、集会演讲

二、五四运动的扩大

陈独秀《北京市民宣言》号召北京学生、商人、劳工奋起斗争,勇敢的对社会进行根本改造。

主力:工人阶级成为五四运动的主力中心:运动中心由北京转移到上海

结果:取得初步胜利——北洋政府释放被捕学生;罢免曹汝霖等人的职务;中国代表拒绝在“巴黎合约”上签字。

三、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

彻底地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性质)

中国工人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展现了伟大 的力量

一些初步接受了马克思主义的知识分子和青年学生,在运动中起重要作用

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地位)

四、五四精神

忧国忧民、不屈不挠、乐于奉献和敢于斗争的爱国主义精神 爱国、进步、民主、科学是其精神真谛

【八年级历史知识总结(汇总14篇)】相关文章:

1.八年级历史知识总结(汇总14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