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单元知识点总结(合集6篇)

时间:2023-10-06 22:00:27 范文大全

本文为大家分享七单元知识点总结相关范本模板,以供参考。

七单元知识点总结 第1篇

答题的文字表达方式

文字表达一要字迹端正、排列整齐、疏密得当;二要文句通顺、平实、语言准确;三要在形式上“三化”,即段落化,一问一段,简明直观;要点化,一个得分点一句话;序号化,不同的段和不同的句上标出不同的序号,做到条理分明,一目了然。

如何分析变法或改革成败的原因

注意四点:一是看当时历史发展的潮流和趋势,改革或变法是否符合历史潮流和趋势。二看改革的政策与措施是否正确,是否得以有效贯彻。三看新旧势力的力量对比。四看改革者的素质如何。

外显比较式问答题的解题思路

外显比较式问答题的特点是比较的范围具有确定性。解答时要认真审清比较对象比较项、限制条件,分析问答题要求与课本知识的关系,然后按设定的项目之间的逻辑关系。

内隐比较式问答题的解题方法

解答此类内隐式比较问答题,关键是根据题意,比较对象做具体分析,自己设法确定比较项。如果是历史事件、历史现象的比较,比较项一般从背景、原因、过程、特点、结果、影响和性质等方面确定;如果是历史人物,比较项一般从所处时代、所处阶级、主要功绩、局限性、历史地位、影响评价等方面确定。

比较项的确定方法

①属于历史人物概念的可分为国籍、时代、称谓、主要活动、评价等要素。

②属于历史事件概念的可分解为背景、时间、空间、主体、经过、意义等要素。

③属于历史现象概念的历史在诸因素与历史事件的诸因素基本相同,但要把经过改为主要内容或主要表现。

④属于历史制度概念的可分解为背景、时间、制定者、主要内容、评价等因素。

⑤属于历史革命的知识可分解为革命任务、组织与领导、斗争纲领、主力、方式、性质结果等因素。

⑥属于历史革命结果及影响的知识结构有包括进步性、局限性等。

分析、评价中国古代社会经济发展原因的解题思路

分析社会经济发展的原因,一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是生产力因素,包括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的改进,水利的兴修,天文历法的进步,劳动力的投入等;二是生产关系因素,包括新的生产方式的确立,土地政策的调整,农民起义对地主阶级的打击;三是上层建筑的因素,包括中央集权制度,重农抑商政策的保护与鼓励,宗教、文化制度对经济发展的反作用等;四是看对外关系与民族关系是否有利于经济的发展;五是看社会环境因素,国家是否统一与安定;六是地理条件的因素等。

分析经济特征型问答题的解题方法

分析经济特征要注意三点:其一,从复杂的经济现象中去揭示基本特征;其二,分析其特征形成的原因及影响;其三,揭示特征语言要精辟,高度概括,要源于教材、高于教材。

历史问答题表述中的归纳概括方法

归纳和概括历史知识的能力是两种不同的历史思维能力。归纳指将众多或零散的或反复出现的历史史实,按其同类梳理,使之由繁杂到简约、由纷乱到条理、有个性到共性的认识;概括是把具有相同属性的历史事物联合起来,形成带有规律性的、普遍性的道理。归纳是概括的前提。

开放性问答题的答题方法

解答开放性问答题必须明确:重要的不是持何种观点,而是能有理有据的论证自己的观点,即论证是否符合逻辑,是否严密,材料与观点是否统一,理由是否充足。因此,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确定观点。其次,要通过对史实的概括提炼,来充分支持观点,尽量少漏观点支持点。第三,要做到史论结合,有论有据。第四,论述要全面,如该题在肯定积极作用的同时,要指出消极作用,切忌绝对化。

如何解答主观题中“说明了什么”类型的问题

回答说明了什么,实际上是考查把握历史本质,揭示历史发展规律的能力。回答是可以按照这样的思路进行。①这种斗争的目的是什么?有何进步或倒退的作用?

②这种斗争的失败是一种历史的必然还是一种偶然?

③如果是偶然,说明斗争的曲折复杂,而且要进一步创造条件;如果是必然则说明这种斗争的根本无法实现,是空想。

分析历史事物、历史现象背景的问题

历史背景是影响、预示事物发展趋向的客观条件,是对导致历史事件发生的各个方面的因素进行概括总结,这些因素可能可以从三个方面着手:历史因素方面:是否是历史发展的需要。现实因素:是否符合现实情况的需要。主观因素方面:是否是当事人主观愿望能够的需要。

论述题的解答和史论结合的方法

回答论述题一般有三个步骤。第一、判断是非,表明自己的饿观点。第二,列举史实,说明自己的观点。在这一步当中有注意将母观点(即总的观点)分解成若干个子观点,用所掌握的史实进行论证。观点的展开要有层次性,做到由表及里,有浅入深,环环相扣,逻辑严密。而每个观点都要有史实的支撑,做到史论严密结合。第三,要适当小结,升华观点。解题中的史论结合,主要是指要有适当的史实作为立论的基础,要有鲜明的观点作为立论的导向;坚持“从历史中来,到历史中去”的原则。“从历史在中来”,就是从史实中提炼观点,“到历史中去”就是由观点驾驭史实,做到观点与史实的统一。

怎样评价历史人物

评价历史人物,实际上就是要评价其一生的功过是非。要正确评价一个历史人物,首先,必须全面把握其历史活动;其次,要按一定的标准和原则把这些活动分为积极(或进步、功绩)和消极(或反动、过错)两方面,对于有些历史人物,其活动呈现明显阶段性,所以还要分阶段评价;第三,评价的标准和原则有:①生产力标准;②人民群众和英雄人物对历史发展的不同作用的唯物主义原则,不要夸大英雄人物的作用;③阶级的观点;④时代的观点,即要把历史人物放到特定的历史条件下评价,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则肯定,反之则否定,同时注意不要用现代人的标准评价古人;⑤不要以偏概全;⑥客观公正,不要带感情色彩;⑦注意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七单元知识点总结 第2篇

第七单元 二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

I HOPE YOU LIKE IT

二战后国际关系格局的变化:

二战后美苏两极对峙格局形成;

60、70年代西欧日本崛起、第三世界兴起、中国国际地位提高,冲击两极格局,促世界格局多极化;

90年代,两极格局瓦解,多极化趋势加强。

1

了解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认识美苏“冷战”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关系发展的影响。

1、二战后美苏“冷战”对抗的原因:

二战后美苏成为势均力敌的超级大国。二战后美苏失去了战时合作的基础。美国在二战后确立了世界霸权的政策,并视苏联为障碍。美苏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根本对立是冷战爆发的根本原因。

2、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

(1)政治上:

①杜鲁门主义(内容:反苏)出台,标志着“冷战”的正式开始;

②苏联及社会主义阵营建立共产党工人党情报局。

(2)经济上:

①马歇尔计划(又叫“欧洲复兴计划”)出笼,是“杜鲁门主义”的一次大规模运用。通过援助西欧恢复经济,增强西欧遏制苏联的力量,同时加强美国对西欧的控制。

②苏联成立了经济互助委员会进行反击。

(3)军事上:1948年,柏林危机是“冷战”以来的第一次高潮。

①北约的建立:为了遏制苏联,加强对西欧的控制,1949年,美、英等12国签订了《北大西洋公约》。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北约。

②华约的建立:为了对抗北约,1955年,苏、波、捷、罗等八国签订了《华沙条约》,标志着美苏两极格局的正式形成。

3、“冷战”的影响

(1)造成西欧依靠美国、东欧依赖苏联的局面,世界被分裂成两部分;

(2)使世界处于毁灭性的核武器威胁之下,又避免了近半个世纪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

(3)为争夺势力范围,两国肆意践踏国际法,干涉别国内政,甚至大举用兵,严重破坏了世界和平。

2

简述欧洲共同体的形成、日本成为世界经济大国和中国的振兴以及不结盟运动的兴起,了解世界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

1、欧洲共同体的形成

(1)背景:

①二战后,西欧各国国际地位下降,不得不依附于美国来恢复经济、对抗苏联;

②20世纪50年代,西欧各国生产力较快发展,要求摆脱美国控制;

③西欧各国只有联合起来,才有可能保障自身的安全与发展。

④欧洲有着共同的文化遗产和心理认同感。

(2)经过: 1967年,欧洲共同体建立。

(3)影响:

①促进了西欧国家的经济发展和实力的增强;

②西欧经济上成为美国的竞争对手,政治上推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使美国霸权地位削弱。

③形成了美、日、西欧三足鼎立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格局,冲击着两极格局,促进了世界格局的多极化发展趋势。

2、日本成为世界经济大国

(1)原因:

①美国的扶植;

②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拉动了日本经济发展;

③重视科技和教育,把发展经济放在首位,制定经济计划,利用国家政权大力推动经济的发展;

④战后民主化改革。

(2)表现:1956---1972年,日本经济高速发展,成为世界第二经济大国。

(3)影响:

①改变了向美国一边倒的政策,实行以日美关系为轴心的全方位外交;

②形成了美、日、西欧三足鼎立的世界经济格局,冲击着两极格局,促进了世界格局的多极化发展趋势。

3、不结盟运动的兴起

(1)兴起:1961年,第一次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在南斯拉夫首都贝尔格莱德举行,通过了《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宣言》,确立了独立、自主、不结盟、非集团的基本原则和宗旨,标志着不结盟运动的正式诞生。

(2)意义:标志着第三世界国家以独立的力量登上了国际政治舞台;开始改变由美苏和西方国家决定世界事务的局面。

学好高中历史的技巧1、兴趣至上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一个人觉得历史很难,学习很苦,从而把学习历史看做一件苦差事,那么,她就只能被动的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而不是主动的去学习历史。其实学习历史本身就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试想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的灿烂文明,古今中外的一些英雄传说,还有那些轰轰烈烈的历史事件,这些难道不会让人产生无限遐想吗?

2、读历史教材

“读历史教材”需要读目录,引言,课文,插图,材料,地图,引文,注释,思考题和大年事表等等。首先要在理解章节目录及内在联系的基础上明确此章节讲了什么问题,以及围绕着这个问题讲了哪些方面的内容。第二,联系教材,分析、归纳每个方面讲了什么问题,每点都包括哪些基础知识,并且简明扼要的文字表达出来。第三,就是找出书上的核心词,关键语,明确哪些是必须要记住的,划出来加强记忆。

3、课上专心听讲,课下认真记背

对于一些历史年代要联系上下文的内容来记忆。当你学到某个历史事件的时候,首先要对历史事件的背景有个清晰的了解,然后弄清楚它的意义、作用和影响等等,做到理解记忆。多阅读一些历史课外书,除了能增长见识之外,还能帮助你理解历史课文。

4、善于思考

高中历史的学习是以记忆为基础的,所以需要不断的回顾以前所学的知识和对新的历史知识进行思考是很有必要的,这样不仅能增强记忆,还能锻炼解决问题的能力。思考通过其他的渠道得到的历史知识和教材所述的知识联系起来,把知识弄清楚,这样也算是时间的充分利用。

七单元知识点总结 第3篇

attend school去上学

attend church去做礼拜

attend a meeting参加会议

attend one's class听课

Did you attend the meeting yesterday? 你出席昨天的会议了吗?

Will you attend her wedding next week? 下周你会参加她的婚礼吗?

She was sick so she didn't attend her 她病了,所以没去上课。

I attended two lecture courses this 今天上午我上了两节课。 看护,照顾;此时可与介词on或upon连用。

There was no one to attend (on)him but his 只有他的姐姐一人照料他。

He has two nurses to attend (on) 有两个护士看护他。

attend to“处理;专心于;注意”

I have an urgent matter to attend 我有件急事要处理。

Attend carefully to what she is saying。专心听她在说什么。

七单元知识点总结 第4篇

Ⅰ.Hot words and hot phrases常用词与常用词组

studies show that AIDS virus cannot be transmitted via the following routes:cups,glasses,toilet seats,swimming pools,mosquitoes,other insects or blood ()

is a disease that breaks down the body's immune system and leaves a person defenceless against infections and ()

get AIDS after having been infected with the HIV ()

transmit HIV by having unprotected sex,by receiving infected blood transfusions or,as in Xiaohua's case,through ()

's mother contracted the HIV virus when she was 28,and she died of AIDS only three years after Xiaohua was ()

disease is spreading faster in Africa and parts of Asia,mainly because of a lack of proper health care,prevention and ()

drugs that are available are much too expensive and difficult to ()

she does not let that knowledge discourage ()

also goes to visit other AIDS patients in hospitals across the country to support them and cheer them ()

disease is not the only thing that AIDS patients have to suffer ()

can persuade hospitals and companies to allocate more funds for AIDS research and ()

has learnt to live with HIV and the fact she will eventually get ()

years ago,Dr Richards had asked me a great many questions and had taken samples of my ()

held my hand and I saw that she was ()

is a disease that begins in ()

my body,the production of cells is ()

do know that cancer is not caused by injury and is not contagious—it does not spread from one person to ()

cancer in my body has been defeated for the ()

with cancer has made me realize how precious life is and how important it is for us to take every chance to live life to the ()

day is a new opportunity and I have learnt to appreciate every minute of each

Ⅱ.Language points and grammar focus语言点和语法重点

points语言点

is

AIDS is a disease a person defenceless against infections and ()

本单元中由前缀或后缀派生出的反义词的小结

get AIDS after having been infected with the HIV ()

完成时的动名词的被动式的内涵及用法

with most diseases and disasters,the young suffer the

“定冠词 + 形容词/过去分词”表示“一类人”的用法的小结

had been feeling sick for a long time and my mum had taken me to hospital to have me ()

1)过去完成进行时的内涵及用法

2)“to have + 宾语 + 过去分词”的两个内涵及用法

treatment was successful and I was able to go home after exactly fourteen months,two days and six hours in ()

was/were able to do与could do在内涵上的区别及各自的用法

have been living with cancer for two years ()

现在完成进行时的内涵及用法

Ⅲ.Skills of the four essential abilities:listening,speaking,reading and writing听、说、读、写四项基本能力的学习技巧

:Master the main idea of a long dialogue through the inner connections among the questions so as to have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the questioned details

从各设问间的内在联系把握较长对话的中心思想,更好理解各检测点的细节

:Talk about deadly diseases and attitudes towards AIDS,cancer,

关于那些致命疾病及对待艾滋病、癌症等的态度的谈论

:Make full use of informational words and phrases

充分利用信息词

:How to write a personal narrative

如何写一篇个人经历过的叙述性故事

七单元知识点总结 第5篇

获得;实现;达到预期的目的

achieve an aim / goal达到目标

achieve success 获得成功

辨析:achieve,reach,gain

achieve着重表示达到一定目的的过程中所需要的技能,耐性和努力。 reach指达到任何目标、目的或指达到发展过程中的某个阶段。

gain强调经过奋斗才达到所期望的目标、优势或者有利地位。

_He hopes to achieve all his aims soon

_You can achieve your ambition if you work

_If you do one thing each day, you will reach your

_But the determination to reach this goal carried me and my partners through the difficult

_This should help you gain

_We can gain some insight from

achievement [c]成就,功绩

_He received the Nobel Prize for his scientific

_Flying across the Atlantic for the first time was a great

表示“条件”,condition为单数时,表示人/物所处的“状态”;conditions(复数)指一般情况,环境。

_I starve for your help in such a

_You worry about her

_I suggested he should adapt himself to his new

_We should make decisions in accordance with specific 与condition相关的词组:

in good/poor condition 状况好/不好

out of condition 状况不好

on condition that 在……条件下,假使

on no condition 决不

连接,关系

in connection with 与……有关

_ Police said later that they'd arrested one person in connection with the

举止,举动,行为表现

behave oneself 表现良好,行为良好

_ Honesty is the foundation to behave oneself and start one's behave as 起……作用,表现为……

_ Others are finding that black holes might not behave as we

值得做的,值得出力的

It is worthwhile doing/to do sth

_It is worthwhile buying the is worthwhile to discuss the plan

辨析:Worth、worthy、worthwhile

(1)worth 通常只用作表语,不用于名词前作定语; worthy 和 worthwhile 可用作表语和定语。

_It isn’t worth the

_He is a worthy

_His behavior is worthy of great

_They achieved a very worthwhile

_We had a long wait, but it was worthwhile because we got the

(2)worth 习惯上不用 very 修饰(要表示类似意思可用 well),而 worthy 和 worthwhile 则可以用副词 very 修饰。

_That is very worthy of our

_Nursing is a very worthwhile

但习惯上不说:The work is very worth (very 应改为 well)

(3)搭配习惯不同

be worth +

_The picture is worth $

_The clock is hardly worth (主动形式表示被动)

be worthy of +

Be worthy to do sth

_Their efforts are worthy of your

_This suggestion is worthy of being suggestion is worthy to be

Be worthwhile doing/to do sth

作动词,后直接跟宾语。

_I want him to respect me as a career

作名词,表示“尊重,尊敬”。

_If you have respect for someone, you have a good opinion of 表示“敬意,问候”时,用复数形式,常与give,send,pay连用。

_Carl had asked him to visit the hospital and to pay his respects to

与respect相关的短语:

respect oneself 自重,自尊

have/show respect for 对……尊重/尊敬

have respect to 注意,考虑

in respect of sth 就某方面而言。

with respect to 涉及,关于。

争论,辩论

argue with sb(about/for…) (为/关于……)和某人辩论

_If one person argues with another, they speak angrily to each other about something that they disagree

_Don't argue with

argue for/against… 辩论赞成……/反对……_If you argue for something, you say why you agree with it, in order to

persuade people that it is

_If you argue against something, you say why you disagree with it, in order

to persuade people that it is wrong

与argue相关的词组:

argue back 反驳

argue sb into/out of doing sth 说服某人做/不做某事

鼓舞,激发

inspire sb(to do sth) 赋予某人灵感,启迪

_His spirit will carry on, and it will inspire all of us to achieve

inspire sb(with sth)/inspire sth in sb 激励/鼓励某人的……

_A sincere compliment can inspire someone with

Inspired:有创造力的,有雄心壮志的,受灵感启示的

Inspiring:鼓舞人心的,使人感兴趣的

七单元知识点总结 第6篇

1、现象、表现“现象”、“表现”俱指情况、史实而言,回答时要将其逐条罗列或分成若干方面若干要点来加以表述,注意条理性,切忌东拉西扯。如“上引材料反映了什么现象?”即要求答出材料中反映的史实。“南朝和南宋时期,南方经济……发展表现在哪些方面?”即要求答出经济发展的情况。

2、体现、反映“体现”“反映”主要说明不是直接的,而是间接的,不是表面的,而是深层的;不是现象,而是本质。

如,“下列19世纪中期的重大历史事件中,体现了资本主义历史潮流的有……”此题的含义可这样理解:“资本主义历史潮流”这个实质,通过“美国内战“、“日本明治维新”等史实来“体现”。

又如,“试从民族关系的角度分析此诗所反映的社会现象”。民族关系既有“战乱和分裂”,又有“各民族间的友好交往和合作”,且后者是主流,这样的答案,要转几道弯才能组织现来(不是直接能够得现结论的),考生如不能领会此意,何能作出符合命题者意图的答案?

3、说明、表明“说明”,“表明”的含义也相似,就是说从什么材料得出结合论,(这个意义多用“表明“),;此外,“说明”还含有分析、阐述之意(这个意义多用于问答题,如“概括说明这些局部战争为什么未以能遏制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1994年高考历史第43题最后一问“(恩格斯)对原先的结论进行修正,说明了什么?”就相当于说“表明了什么?”也就是“可以得出什么结论?”的意思。

4、评述、评价、评论

评述就是评论性叙述。评价就是评定历史人物的功过是非(包括正与误、得与失、优与劣、好与坏等),特指历史事件的性质、作用、地位等。

评论则是对历史人物、事件、观点等进行分析、论证和评价。三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评述偏重于叙述,评论(评价)偏重于结论。高考中的评论(评价)题,作答不要求面面俱到,关键是要准确而又深刻,精炼而又恰当。在问答题中常用“评述”作提示语。例如,评述罗斯福新政。如评价反法西斯联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作用和评论顾炎武八股之害的观点等。评价和评论历史问题有一套专门的方法,设问呈现:

(1)“评价”,即评定历史人物的功过是非或历史事件的性质、作用、地位等。“评述”就是对史学观点或历史材料进行分析评论。

(2)评价、评述类设问含有这样的词语:评价、简评、评论、说明、证明、解释、你认为、如何理解、你的看法等。

答题模板:(1)评价类历史评价=史实(即时间、地点、特定条件、相关主体、是否促进社会或生产力发展)+性质特点+影响(积极和消极)+结论

(2)评述类一般分三个步骤解答:①“是什么”,即从材料中概括出观点是什么或你同意的观点是什么。②“为什么”,即你的理由是什么,一般结合背景加以分析论证,揭示事物本质。③“怎么样”,即你对持有该观点的人有何评价,也就是分析其观点对或错的根源,一般可从时代和阶级的局限性或理论的高度等方面思考。

5、联系、结合

例,“联系从法兰西第一帝国建立到20世纪20年代英法关系的变化及其原因……”“试结合19世纪50、60年代欧洲大陆发生的重大事件的基本原因和性质……”“联系”、“结合”意思差不多,字面上说是与之发生关系,实际上则是以之作背景用依据,用以说明或论证或阐述后面的问题。也就是说,题中要求“联系(结合)的内容是次要的,而后面要回答的问题才是主要答案所在。那么前者究竟答不答呢?当然要简明扼要地回答,但重心应放在后面的问题之上。下面再看一例,就更清楚了:“结合13世纪至20世纪20年代英国经济和阶级关系的变化,分析英国议会和政党政治的演变”。此题要求答出英国在700年间的“经济”、“阶级关系“、“议会”、“政党政治”四个方面的变化,但前两个方面是次要的,后两个方面是主要的;同时后者以前者为背景、依据,两者有密切联系,而不是毫无关系。因此,此题答题内容虽包括四个方面,但不能分别将四个方面的史实一一列出了事,而必须分成若干个阶段,每个阶段都先述前两个方面的情况,后述后两个方面的情况,才符合题目要求。

6、经验、教训、启示:

经验一般指正面的成功的方面;教训一般指反面的失败的方面;启示则二者兼而有之。

7、情况、状况

情况和状况都是指情形。因此二者基本相同,可以通用。例如:“试述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的状况”一题就包括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爆发情况、特点和影响。它们的差异在于情况偏重于动态,状况偏重于静态。因此在题目问情况的时候就要着重答事情的发展变化过程。

8、简述、综述、概述

简述就是简要叙述的意思。但是历史问答题的题目中如果出现了“简述”二字,就意味着以下三种情况:一是简单叙述题,如“简述商鞅变法的背景和内容”。二是复合简述题,如“简述明清两代加强封建专制主义的措施及影响”三是综合叙述题。如“简述中国古代在医药学方面的主要成就。”


【七单元知识点总结(合集6篇)】相关文章:

1.七单元知识点总结(合集6篇)